(小兒積食)
讀《紅樓夢》,第四十二回,王熙鳳的女兒巧姐「在風地裡吃了一塊糕」,翌日發起來熱。太醫診視後,笑道:「我說姐兒又罵我了,只是要清清淨淨的餓兩頓就好了,不必吃煎藥。」
第五十三回,寶玉的丫鬟晴雯生病,亦提及類似療法:「晴雯此症雖重……這賈宅中的風俗秘法,無論上下,只一略有些傷風咳嗽,總以淨餓為主,次則服藥調養。故於前日一病時,淨餓了兩三日,又謹慎服藥調治……便漸漸的好了。」
究竟「淨餓」是否真的可以治病?
一般的傷風受涼,患者通常會胃口不佳。據說,這其實是人類進化中的「自我保護機制」。我們的原始祖先,倘若在生病時候仍食慾旺盛、勉強拖著病軀去打獵覓食的話,死在猛獸爪下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;相反,生病時沒有胃口,趁身體虛弱時躲在山洞裡休息,反而得保性命平安。
《紅樓夢》的大人,很流行在生病時餓肚子。尤其是賈府那種官宦富貴之家,平日錦衣玉食、山珍海味,吃碟茄子還要用十幾隻雞來醃煮燜炒呢;其飲食之油膩、剋化之艱難,可想而知。因此每逢有人抱恙,吃得少一點、清淡一點,減輕腸道所受的刺激,讓脾胃休息重整兩日,也是正理。
而巧姐的病,看樣子該是所謂的「積食發熱」,受涼後吃了難消化的食物,肚脹不舒服,是小兒常見的疾病。可是中國人傳統,民以食為天,孩子不願吃飯,大人就很緊張,如世界末日般嚴陣以待。我個人來說,最怕看到大人們威迫利誘,非要使孩子吃下整桌食物不可。
故事中,太醫陪笑著苦口婆心,勸告王熙鳳別讓女兒吃撐了。不知道她有否遵照醫囑,反倒聽信了劉姥姥的話,認為巧姐是在大觀園裡衝撞著花神鬼怪,連忙燒了五色紙錢送祟。可見,即使是在賈府裡頭翻手作雲覆手雨 、「機關算盡太聰明」的王熙鳳,當看到自己孩子生病辛苦時,亦會跟一般的「新手媽媽」沒有兩樣,緊張心疼、慌惶失措,亂石投林地求神拜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