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醫學偵探)

柯南道爾(Arthur Conan Doyle),19世紀一位英國醫生,最廣為人知的事,是創作了家傳戶曉的角色「福爾摩斯」,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。

作為醫生,也有段值得一提的故事。柯南道爾在31歲時,曾經公開挑戰「細菌學之父」、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·科赫(Robert Koch)。

德國柏林大學的科赫教授,是醫學史上的巨人。在他的研究生涯裡,發現炭疽桿菌、結核桿菌和霍亂弧菌,還提出「科赫法則」(Koch’s postulates),憑藉這個全新概念,他的門生陸續發現白喉、傷寒、肺炎、淋病、腦炎、痲瘋、鼠疫、破傷風和梅毒的病原體,拯救了無數性命。

科赫最偉大的貢獻,是確認了導致結核病(tuberculosis)的結核桿菌。自中世紀以來,結核桿菌殺人無數,曾令歐洲三份一以上的人口死亡。人們一直以為是遺傳問題,只有科赫堅信它是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,終於在1882年找出結核桿菌,更因此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。

雖然找到病原體,可是結核病依然猖獗,平均每7個人就有1個死於此病;各國醫生和科學家心急如焚,無所不用其極,拼命地研究解除疾病的方法。

回到柯南道爾的故事。1890年,科赫在一個國際醫學會議上宣佈突破性的發展,他從病人淋巴提取出來的tuberculin,「(可能)可以(有限度地)治療結核病」。由於他是權威,這個消息令歐洲社會沸騰,報章媒體和醫學雜誌大肆報導,引起一陣歡欣熱潮。無數歐洲醫生和貴族名人蜂湧至柏林,希望能取到一劑科赫提取的靈丹妙藥。

柯南道爾身在英國,一向是科赫的「粉絲」,讀了關於tuberculin的醫學報告後,也認為期盼已久的根治方法已經出現了,內心激動莫名,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,不顧一切地啟程前往柏林,想進一步了解學習。

他託人介紹、在醫學院講堂外徘徊等候、賄賂大學守衛、甚至冒昧地闖上科赫的家,卻依然無法見到偶像一面。要知道,科赫現在是炙手可熱的紅人,看病人、做研究、教學、應付傳媒、處理行政,日程極為忙碌,等閒人不能隨時約見;而柯南道爾只是個名不經傳的英國小醫生,沒有學術貢獻或者專人介紹,根本無法接近。

柯南道爾懇求負責主持會議的貝格曼教授:「我千山萬水來到這裡,可以給我一張演講的入場卷嗎?」

「所有座位早被訂滿。」貝格曼的語氣輕蔑:「要不然,你坐我的位子吧?」跟在他身後的一大班隨從醫生發出陣陣噓聲,柯南道爾當眾被侮辱了。

可是他並沒有放棄。輾轉之下,他終於得到另一位英國醫生朋友的分享,仔細閱讀了科赫發表的研究資料。

誰知道,柯南道爾茫然了:「科赫這個研究方法有問題,以tuberculin根治結核病,根本就行不通啊!」

翌日,他更偷偷摸進醫院的病房,親身檢查了科赫的研究對象——已接受tuberculin注射的病人,以確認自己的假設。

回國後,柯南道爾寫了一篇批判性的醫學評論,詳細地指出科赫研究的各種不合理之處,提出許多質疑,結論是:「以tuberculin根治結核病,是不可行的;它會消滅已被破壞的細胞組織,卻將活躍危險的細菌困在體內深處。」他又說:「tuberculin只適合作為診斷結核病的工具;對治療來說,只屬於未成熟的試驗階段。」

這篇評論在倫敦的醫學刊物刊登出來,引起不少迴響。過了好幾個月,科赫在多個失敗個案發生後,終於承認tuberculin不能治癒疾病;倘若他在幾個月前接見年輕的柯南道爾,說不定就能避免錯誤。

柯南道爾只花了一天的時間,就可以從研究資料和病人檢查中,尋出許多蛛絲馬跡,並利用了「福爾摩斯」最擅長的「演繹推理」(deductive reasoning),找到了全球醫學家無法看到的破綻,直接到達了科赫花了幾個月才能確認的結論。由此可見,「福爾摩斯」這個角色並非虛構人物,而是真真正正存在現實的大偵探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