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一本書,例如醫學書、理財書、哲學書、人物傳記,最少看三遍。
第一遍,先看目錄、標題,理解全書結構;內容中有不懂的詞彙,上網查詢,在旁邊寫下解釋;遇上警世金句、或觸動人心之處,用螢光筆劃著,摺起書角。
第二遍,專看劃了記號的段落佳句,默默記憶。第三遍,重頭細讀,跟自身經歷想法比較,寫下感想;有時還會在筆記簿上抄下重點,總括內容。
若非如此,這本書幾乎等於沒有讀過。研究顯示,一般人透過一次閱讀得來的資訊,在兩周後的記憶留存率約為10%。因此,除非是少數天賦異稟穎悟絶倫過目不忘的人,否則,好書衹看一遍,是沒有意思的。
然而這衹是第一步。接著,要把書中內容,變成「自己知識體系」的一部份。這並非把書的架構或專家的邏輯一字不漏地搬到自己腦袋中(這是典型的學院式學習),而是理解、分析、思考和批判之後,將可以應用的理論跟自己原本的知識體系結合,「內化」成自己的東西。
最後,將新得來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上,反覆驗證;再去教導別人,透過分享來鞏固和強化。
這不僅限於書籍。現今網上許多短視頻、文章節選、生活分享等,內容豐富紮實,值得再三翻看;然後,也是要記下重點、思考分析、實踐驗證,才能跟自己的知識體系融合。
很多人自以為學歷高、讀書多,其實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。有一種是「人云亦云」,讀到什麼就認同什麼;明天讀一本觀點完全相反的書,他的立場可以馬上改變。那主要是因為知識淺薄,沒有方法去深入研究,抱著「多一事不如小一事」的心態,總之別人說什麼我就相信了。
另一種則是「針插不入、水潑不進」,衹會看跟自己原有認知相同的內容,純粹為了合理化自己的選擇或行動,圍爐取暖、堅守井底。我想,這些可能就是人工智能(AI)最先會取代的一群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