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我以為當醫生的最高境界,是好像在小說、漫畫或電視劇中的「神醫」、「俠醫」一樣,稍稍檢查一下垂死的病人,立刻得出診斷結論;然後開劑藥、做個手術、或者針灸推拿幾下,病人就會完全康復,馬上生龍活虎地奔跑跳躍。所謂的「妙手回春」、「藥到病除」,做醫生的滿足感爆錶。

直至我讀醫行醫,才發覺根本不是這回事。原來絕大部份的疾病,要不是能夠自行痊癒,就是只可控制、無法根治的;醫生可以做到的事,其實頗為有限。

例如,最普遍的傷風感冒、腸胃炎等病毒感染,即使不看醫生,也能自行復原。至於常見的長期疾病,如糖尿病、中風、紅斑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哮喘、慢性肺炎、柏金遜症等等,醫生無法徹底治癒,只能協助控制病情。而頭號殺手——癌症,更要看天時地利人和;即使是完全被切除的早期癌症,也沒人能擔保永不復發。

原來真正「妙手回春」的機會是很少的。醫學不能消滅一切疾病,從醫學產生的那一天起,就註定「希望」與「遺憾」並存;做醫生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
但是,醫生能夠展示愛心、同情心和同理心,安慰病者的心靈。

近日身邊親友相繼患病,大至末期癌症、小至扭傷手腕。我作為一個小小的病理科醫生,沒有治療的知識與能力,唯一可以幫得上忙的,是盡我所能解釋疾病的成因和治療,還有鼓勵和安慰。

「檢測報告說只是發炎,沒有癌變,你可以放心。」

「許多患此病的病人,都經歷過這樣的掙扎,你不是唯一一個;最後他們都沒事。」

「本地醫生處理這種癌症,有很成熟的經驗,你可以信賴他們,你會好起來的。」

幾句說話,聽聽病人或他們家人的傾訴、表示「我明白你」,就能大大減低疾苦,是行醫者最能夠幫助到人的事。

美國醫生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,他的墓碑上的不朽名言:「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.」直譯為:「醫者之功:偶爾治癒、常解痛苦、永予安慰。」我們未必能治癒所有疾病,但卻可以給病者最誠懇的關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