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孩子放暑假,你一定很忙碌吧?」這句話,近期成為了同事親友們的問候語。

我說:「沒有啊,女兒們大部份時間都留在家裡。」

他們聽到很驚訝,因為本地根深蒂固的傳統是:逢暑假必須安排密密麻麻的戶外活動、社交節目,甚至是補習班和遊學團。一來是防止孩子困在家裡,精力無處發洩;二來是想趁假期去些特別地方,如主題樂園、郊外、博物館等,或者與親友聚會;三來怕孩子浪費光陰,連續兩個月無所事事。在這個效率至上的社會裡,即使虛度一分鐘也是不容許的。

可是,放暑假,不等於要安排大量活動啊!在我看來,小學生難得有空閒,可以多花些時間待在家裡,睡覺、看電視、閱讀、打遊戲機、做手工、玩玩具,以及很重要的「發白日夢」。這些都是他們平日上學時無法盡情享受的東西。

當然也不是毫無節制。例如早上規定不能太遲起床,但有需要時可以午睡。每天上網一至兩小時。在家中也可以有適量運動,如瑜珈、跳舞、踢氣球。

暑假甫開始,我就叫她們設定「整理目標」,在牆壁白板上列出要收拾的項目,包括床、衣櫃、書桌、玩具、電腦桌面、電郵帳號等等;還要將上個學年的書簿和工作紙整理和丟棄。一個暑假下來,就可以完成大掃除工作,滿滿的成就感。

另外還有「學習目標」,是她們自己挑選的。妹妹要趁暑假學會魔方(Rubik’s cube),姐姐想學倉頡輸入法,還有一些短期電腦程式和網上資優教育課程等。

我讓她們列出所有想看的電影、想煲的劇集、想讀的小說,平日上學的日子很難抽到時間,現在卻可以逐一看。我還取出珍藏的日本漫畫給大女兒;要一口氣讀完整套漫畫,才夠盡興。

以上一切,都是在家中進行的。我之所以不像其他家長般風塵僕僕、不斷帶孩子外出,除了因為工作繁忙外,也因為我是很懶的「佛系媽媽」。而最重要的原因,是近年夏季天氣酷熱,且反覆無常,一下子晴空萬里,一下子雷雨颱風,很容易生病或中暑;個人以為應以休息放鬆為上,不宜頻繁外出。

孔子把他記載的歷史大事,命名為《春秋》,那是因為古人的一切事情,像備耕、打仗、徭役、祭祀、朝會,都衹會在「春」、「秋」兩季進行;夏日酷暑,冬天冰雪,人們就蟄伏下來,休養生息。現在,我們效法古人這種合情合理的睿智生活,蓄勢待發;待秋風起時,又能精力十足地活動了。